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昶淼资产:谱写百姓富生态美遵义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19-09-24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贵州紧跟着时代发展步伐,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浪潮中踏步前进,不但撕下了“贫穷落后”的标签,更日益成长为一片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土地。如今的贵州,在工业、农业、交通、旅游、基础设施等方方面面都展现出迷人的风采。中国党刊网&领导者客户端推出《70年看贵州》专栏,展示贵州各地发生的巨大变化。今日推出《谱写百姓富生态美遵义发展新篇章》,敬请关注。

遵义市中心城区。胡博/摄

遵义,是革命圣地、转折之城,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交相辉映,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三线”建设精神代代相传。

70年来,遵义坚持红色传承,苦干实干加油干,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新时代标注了新方位,新征程提出了新使命,遵义加快建设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和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奋力谱写百姓富生态美的遵道行义新篇章。

遵义高铁。胡志刚/摄

改革取实效 城乡“换新颜 ”

岁月流逝,历史走过的足迹不会磨灭;时代变迁,遵义会议的精神永放光芒。

建设好、利用好、守护好这片红色沃土,这是一代又一代遵义人的逐梦之旅,对于他们而言,长征,永远在路上——

1949年11月,遵义解放;199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撤销遵义地区改建为遵义市,而原遵义市改建为红花岗区;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后,由红花岗区和遵义县北部划出部分地区,在原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新成立汇川区……2018年,遵义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20平方公里,是1949年的30倍;常住人口212万,是1949年的35倍。而遵义的农村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茅草房变成了“小青瓦、坡面屋、穿斗枋、转角楼、雕花窗、三合院、白粉墙”七要素为主的黔北民居。遵义市还先后获得了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

余庆县“四在农家”示范点。

回望过去,遵义70年的发展历程凝聚着初心与使命的力量,代代相承的信仰之基和始终如一的初心本色让遵义有了今天的崭新面貌,有了今天的奋进姿态,才有了今天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翻天覆地的变化。

70年来,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行政体制改革,从国有企业改革到市场领域改革,遵义创造了诸多成功经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四确五定”湄潭经验写入了中央文件,2015年在全国敲响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拍卖“第一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制度等改革在全国产生了良好影响;“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了路径。

遵义奥体中心。任然/摄

发展加速度 迈上“新长征”

70年风云激荡,70年沧海桑田。

今天的遵义,加快了后发赶超的步伐,发起了脱贫攻坚的总攻,把小康的愿景镌刻在了这片红色土地上。

2018年,遵义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大关,实现了历史性赶超跨越。截至2018年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是1949年的2113倍,位列西部非省会城市第5位,跻身全国经济总量百强城市行列;实现人均GDP47931元,是1949年的1198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2亿元,是1949年的350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0亿元,是1949年的2274倍;固定资产投资2973亿元,是1949年的22005倍;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4816.92亿元、3336.84亿元。

辣椒智慧产业园。

遵义深入践行“五步工作法”,紧紧围绕“八要素”,深入开展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基本形成了茶叶、竹、辣椒和中药材(花椒)、生态畜禽等为主导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全市2018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433亿元,是1949年的394倍。

遵义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推进“双千工程”,工业经济近年来领跑全省,初步形成了以白酒、能源、烟草、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为主的完备工业体系,培育壮大了89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先后于2012年突破500亿元、2016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2018年达到1111亿元,是1949年的7067倍,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7%。与此同时,遵义着力推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大力发展以全域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促进商贸物流、批零住餐、休闲康养、金融、文化等产业发展,旅游业持续实现30%以上“井喷式”增长。全市2018年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1215亿元,是1949年的7798倍,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0.5%,比1949年提高29.5个百分点。

2018年,遵义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2312元、12265元,分别是1949年的245倍、323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尽锐出战,务求必胜,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全市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49.2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4.3%下降到2.02%,实现了826个贫困村出列,19.7万农村贫困群众搬出大山,开始了全新的幸福生活。  

绿水青山处 醉美“遵义红”

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人居环境宜居舒适、建设方式集约高效、生活方式绿色低碳……

城乡风貌焕新颜,美景敲开致富门。坚守着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今天的遵义,已变得更有风貌、更有韵味、更有颜值、更有气质——

近年来,遵义市始终坚持项目支撑,加快推进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已经投放市场以“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娄山大捷”“突破乌江”等产品为重点的各类旅游区(点)达57个,初步形成“一核、三线、多点”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与此同时,遵义市旅游行业正在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以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文化旅游为龙头,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茶酒文化等资源,大力实施“创A”工程,推动旅游康养集聚区项目建设,开展市场营销和行业规范工作,从而促进旅游业“井喷式”增长,全力推进遵义旅游高质量发展。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征永远在路上。红色遵义以一往无前的气魄,不胜不休的决心,攻坚克难、不辱使命,向国家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无愧时代的答卷。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未来,遵义将加快建设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和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讲好遵义故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奋力谱写百姓富生态美的遵道行义新篇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长征路上作出遵义贡献!



上一篇:昶淼资产:因病卸任遵义市委书记后,贵州省委
下一篇:没有了

昶淼
信息港

公众号name

400电话021-31170177